珠联璧合 相得益彰——文化背景下的业技融合之道

来源:作者:时间:2022-07-18 17:56:27
  数字文化背景下的业技融合之道

  信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陈蓓

  【今年5月,信银理财的家族信托投资顾问服务系统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该系统于去年二季度初启动建设、三季末正式推广使用。系统投入使用以来,业务规模翻番,业务作业人员减少50%以上,得到渠道方的一致认可。该系统开创性地使用可视化建模开发方法,真正实现了业务与技术融合。未来,信银理财将更注重业务人员对软件开发过程的掌控能力,实现敏捷交付。】

  疫情冲击下,金融企业唯有加快业务数字化转型步伐,重构业务流程,提升业务质效,拓展业务边界,建设以客户为中心的开放式生态体系,才能在数字经济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唯变所适

  数字化转型本质上是一种认知革命,整个企业要自上而下培育对数字化转型友好的文化氛围,用数字化思维武装头脑、改变经营理念和工作方法,用自我革命的勇气推动思维转变。

  一是从部门思维转向企业思维。思考范围不再局限于本部门职责边界,而是突破部门边界,站在企业视角,制定企业级架构,从业务本质出发,科学设计解决方案。

  二是从产品思维转向流程思维。不再只关注产品本身,而是从业务实质出发,打通不同产品的内在逻辑,以流程作为分析对象,推动业务流程的集约化和标准化。

  三是要从功能思维转向场景思维。跳出“炫技”型功能开发的窠臼,以用户为中心,将服务嵌入用户的日常生活场景,进一步满足用户的功能性和便利性需求。

  四是从平面思维转向立体思维。将文字形式的、平面的管理办法和流程规范转变为图形形式的、立体的业务模型和数据模型,从而以结构化的方式更清晰精准地表达业务本质。

  革故鼎新

  数字化转型要求企业各部门深度融合,但业务与技术“两张皮”的情况仍普遍存在,初期有两种表现。

  一是烟囱林立。业务部门难以提出高质量需求,技术部门自研能力和资源有限,往往采用外购系统的模式。外购系统通常针对局部需求,不能很好匹配企业架构原则,从而导致烟囱式系统建设。另外,业务人员参与少,基本依赖技术团队,很快出现大量“交钥匙工程”。

  二是各自为战。业务人员与技术人员沟通时,往往各唱各调,业务人员不理解IT语言、IT思维,技术人员机械“翻译”业务需求、结果失真并且无法举一反三。思维和语言的差异,导致业务需求到系统实现期间的沟通过程存在许多反复,甚至系统开发存在大量返工。

  数字化产品的制造、发布,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速度上,都给企业带来巨大挑战,从而倒逼员工的思维和技能发生改变。技术与业务必须从泾渭分明转向有机融合,传统企业就此由表及里,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

  适时采用权宜之计。一些企业建立促进业务与技术沟通的机制;一些企业推动跨业务和技术领域的知识学习,培养业务与技术双馨的复合型人才;一些企业设立业务与技术复合型部门、建立融合团队、技术人员到业务部门轮岗制度等;一些企业着手对烟囱式系统实施架构治理。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软件交付压力。

  深刻洞见症结所在。在数字化转型迈向纵深时,上述权宜之计显得力不从心,前期被掩盖掉的更深层次的问题浮出水面。首先,复合型人才培养难,“形似神不似”,业务与技术的天然鸿沟依然存在。其次,成立融合团队组织有前提条件,如果业务架构顶层设计、应用架构管控不到位,缺乏企业级整体性考虑,业务条线成为新的烟囱,老问题重复出现,造成虚假繁荣。同时,持续不断的系统治理代价高昂、收效有限。

  准确把握认知矛盾。目前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对现状的认知存在明显反差。业务人员角度看,IT系统依然是个黑匣子,技术人员敬业、辛苦但仍不能满足需求,而业务部门之间的话语体系也有差异,跨部门的业务需求讨论效率低。技术人员角度看,感觉自身技术能力很强,所有业务需求都能排期实施并按时投产。认知上的矛盾表现在企业层面的结果是,软件生产力发展滞后,业务有力使不上,敏捷自驱可望不可及。

  积极推动标本兼治。数字化时代相对于信息化时代呈现的崭新特征是业务规模迅猛增长、业务复杂程度快速攀升,多变的市场需求与较长的软件开发周期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仅仅对信息化时代的传统项目实施方法进行改良,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如不彻底解决话语体系不统一的问题,业务与技术将渐行渐远,业务运转只能得到勉强维持,甚者犹如垂垂老人苟延残喘。时不我待,数字化时代呼唤全新的软件工程方法以持续高效交付业务价值。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同步变革的产物,可视化建模开发工具已经成为数字大厦坚实底座的关键组成部分,将为企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稳固支撑。

  一是共同的语言体系。一门业务与技术的共同语言,使得业务需求表达和系统实现之间不再需要“翻译”。共同语言通过结构化、可视化的模型方式描述业务需求和软件资产,使软件开发“所见即所得”,打开了IT系统这个黑匣子。

  二是一体化的实施工艺。技术辅助业务建立企业级架构和业务模型,业务协助技术进行应用建模和可视化软件开发,整个过程浑然一体、合而不混,业务能清晰了解自己使用的应用软件并主导其变更发展,技术则侧重于工具研发、平台支持和方法论引导。

  生机盎然

  信银理财视数字化转型如涅槃重生,首创以企业架构为驱动、以共同语言为基础的软件工程方法,依托可视化建模开发工具,打造业务与技术一体化的生产工艺,以前述家族信托投顾服务系统为突破口,成功投产几个应用系统并收获良好效果。信银理财未来将通过一批试点项目继续总结、提升,进而将这种自带数字化基因的全新工艺和工具作为标配向所有业务条线拓展。同时,信银理财也期望通过自身在业技融合方面的实践和成果为行业提供宝贵借鉴。

  一是积极实践。总裁带领全员统一认识,摈弃守旧思想和机械思维。企业不再讨论要不要做,而是讨论怎么做,不再讨论慢慢来,而是讨论加快做;不再讨论少数人先做,而是讨论大家共同做。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参考《银行业务建模指南》,采用标准化的工具和模型语言实施了业务建模,从流程模型、数据模型、产品模型和体验模型四个层面对业务进行精准描述,获得了结构化、一体化的模型成果,并实现了业务设计过程数字化管理。与此同时,将架构规划、业务建模、应用建模和代码生成纳入统一的平台工具,从需求、设计、开发到测试,全满可视化,环环相扣,一贯到底,一气呵成。

  二是成效显著。工具对建模开发成果的结构化、标准化和合法性有强约束,并有效管控业务模型与应用模型的一致性,业务模型可直接在应用建模开发时引用,应用模型必须承接和对应业务模型。两类模型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得到有效保障。另外,应用模型成果还可自动生成程序代码,大幅提升开发效率和质量,有效保障应用系统与模型资产的一致性,轻松应对技术体系变动,更好地落实自主可控战略。势之所向,其锋称王,信银理财将以“业务需求结构化”、“模型资产数字化”、“部门协作一体化”、 “应用开发自动化”为目标,用“一门新的沟通语言”、“一个新的实施工具”、“一种新的工艺规范”、“一套新的模型资产”为数字化时代蓬勃发展提供了新的核心生产力。

  数字化时代,只有同绘一幅蓝图,共谱一首曲,同唱一首歌,才能彻底跨越相互理解的鸿沟,做到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实现真正的业技融合。基于可视化的共同语言,创建完全数字化的业务和产品,将是元宇宙中人们主流的工作形式,这些基于虚拟化资源运作的业务和产品,本身也将成为元宇宙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成为现实世界的数字孪生。

中国科技报道

上一篇:2022“创客广东”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成功举办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