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系全媒体矩阵 ——
科技行业垂直网站原文报道如下:
送奶员曾使用的自行车与木质框架
乳制品工厂生产线模型
曾经,拿好奶卡去小菜场的发奶点,老阿姨用笔勾一下日子,给一瓶当天的牛奶。回家后,拉掉牛奶瓶口的蜡线,揭开牛奶瓶上的封盖纸,舔掉瓶盖封纸上的一层奶迹,这种感觉真是太幸福了。如今,牛奶到处有的卖,口感选择众多,而且想喝多少喝多少,喝牛奶已经成了很多人的生活日常。
牛奶,从“高级营养品”到“大众营养饮品”,从“订奶难”到“随心订”,中国乳业博物馆中的众多展品,为你讲述上海人喝牛奶的变迁。
从“喝奶难”到“有奶喝”
牛奶,被誉为人类最佳的蛋白质和钙的供给源。在许多上了年纪的上海老百姓眼里,小小的一瓶牛奶大致经历了3次变化:上世纪70年代前,一瓶牛奶绝对算得上是一件“奢侈品”;上世纪80年代,牛奶逐渐进入普通人的生活,但其紧俏程度,绝不亚于如今年轻人眼中最新上市的手机;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上海的牛奶供应逐渐满足了大众的需求,人们购买牛奶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中国乳业博物馆中,有许多关于上海牛奶行业发展的珍贵史料,包括早期的订奶卡。据中国乳业博物馆讲解员张蓉芳介绍,改革开放之后,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营养有了更高的需求,因而一下子对牛奶的需求量大增,牛奶也一下子供不应求了,当时订一瓶牛奶要符合出生婴儿、动大手术病人、高龄老人等条件,且一次只能限期半年或一年。
上世纪80年代初,只有少部分人能喝上牛奶,多数孩子只能吃奶粉。早期的滚筒式制奶粉机也是中国乳业博物馆的展品之一。据张蓉芳介绍,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滚筒内蒸汽加热,使滚筒外乳液干燥,再用两侧刮片将奶粉刮下。
从1986年开始,上海市政府连续7年将“喝奶难”问题列入实事项目之一,为扶持奶牛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倾斜政策,比如发放无息、低息贷款,减免鲜奶税收等。1992年,上海牛奶公司将光明、沪光、浦光、宝光、华光等一系列牧场资源整合,走出了牧场集约化管理的第一步。4年后,上海市牛奶公司与上海实业集团合资成立“上海光明乳业有限公司”。
1985年,上海牛奶年产量只有14.19万吨,日供消毒牛奶100万瓶。1990年,鲜奶日供应量第一次达到200万瓶,供求进入平衡状态,“喝奶难”一去不复返。
从“无处买”到“随心购”
在中国乳业博物馆,有一辆自行车加一个简易的保温袋,这就是当时上海送奶工的“标配”,让人们的记忆一下子又回到了过去:天刚蒙蒙亮,送奶工就穿梭在大街小巷里,踏着满载着牛奶的自行车或拖车来到订户家门口,取走放在门口的空奶瓶,换上新鲜牛奶。
上世纪60年代后期,由于送奶工队伍人数不足,当时的上海市牛奶公司并不能安排所有送奶到户,只能让订户到指定地点去领取。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送奶上门又开始恢复。
现在,购买牛奶的渠道越来越多,除了到超市可以买到,还可以通过手机App随时随地预订。
从“喝到奶”到“喝好奶”
“早期的牛奶瓶基本上都是玻璃的,还有大瓶口和小瓶口等不同规格。现在随着包装工艺的发展,纸盒包装逐渐成为了主流,牛奶种类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张蓉芳说。
在70后、80后上海人的童年记忆里,玻璃奶瓶上有两道封口,最外面的是一张类似牛皮纸的薄纸,印了牛奶商标的图案,封纸用一根棉纱箍紧。揭开封纸后,则是正圆形的厚纸板密封住瓶口。就是把奶瓶倒转过来,牛奶也不会渗漏出来,揭开这层盖子往往要父母帮忙。凝结在瓶口四周和厚纸板上的牛奶脂肪,往往是孩子们的最爱,一口舔下去的美味,让许多人成年之后依然记忆犹新。
1995年,当大家还习惯于每天早上从奶箱中取出保质期24小时的牛奶时,光明率先推出采用屋形纸盒包装的“小房子”鲜奶,让人们在超市能够一次性买足一个星期喝的牛奶。这让牛奶成为消费品,走进千家万户,伴随着一代代人的成长。纸盒包装的出现,也为更多品种牛奶的出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今天,在中国乳业博物馆旁,就有乳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瞄准世界乳业的科技前沿,积极开展具有学科交叉和技术创新特色的乳业相关科学研究,不仅让消费者“有奶喝”,更要“喝好奶”。